找到相关内容314篇,用时3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恩洋:实有真空中道了义论

    藏识执持法尔本有净种,则出世道生起无因。又诸世间流转不成、死已断灭,如何三乘经历多生修习圣道,趣证涅槃?!如何菩萨三大阿僧祗劫流转生死,上佛法,下化有情,积集悲智无边功德,成大菩提,庄严佛土?!如是一切...实有真空中道了义论  王恩洋  (一)辨空有  一 有义  二 空义  三 两宗对观空有无诤  四 空有两义相待相入展转一味  (二)破邪执  一 佛法与世学之不同  二 法相唯识义  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4667812.html
  • 试论慧能南禅在岭南传播及影响

    页)  岭南最早的佛教寺院,即广州城内的三归、王二寺,就是晋武帝太康二年(281)东来的天竺僧迎摩罗创建的。与此同时,有不少中国僧人经由岭南取道海路西行取经佛法。  岭南的广州、始兴郡(即后之韶州)...悟自修,自性功德。”之于内,勿于外。“但悟自性三身,即识自性佛。”见性成佛,就可与诸佛并列,臻于上乘了。于此可见,见性成佛,的确是禅宗的最基本的特色。  他还说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离世觅...

    达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2467841.html
  • 苏诗禅味八题

    义玄说得最透彻"佛法无用功处,只是平常无事,屙屎送尿,著衣吃饭,困来即卧,愚人笑我,智乃知焉。古人云:'向外作工夫,总是痴顽汉。'你且随处作主,立处皆真,……自为解脱大海。"(《古尊宿语录》卷四)临济宗后来风靡北宋,曾给苏轼等人以巨大影响。从前引冷斋夜话》一则来看,苏轼的"禅悦之味"正是典型的南宗作风。向何处参禅机、佛法呢?东坡的回答是游山观景,烧笋吃饭,无不可求。《庄子》有"道在瓦砾"的名言,...

    魏 启 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4168082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五)

    在家男居士、在家女居士,明记不忘佛陀的功德及一切法义,又明记不忘如来力行菩萨道时,为佛法,历经无量劫长久忍受众多的辛勤劳苦。也就是我们应忆念佛陀的恩德,辛勤不畏劳苦地求法,为了自己及众生,现在就应该发...当广为众生种植善根,让众生修习佛法,进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。此外,为了断除无量众生无始生死诸苦恼的缘故,菩萨欲成就无量众生,皆应身心勤修精进,并深切发起大誓愿,力行大方便,生起大慈悲心,志大智慧,乃至...

    慧沼大师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268457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八)

    心行。  (六)智发  六者、智发:以具足佛智清净故。(论云:以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故。)  智慧的发心:为平等教化一切众生,以同体大悲、无缘大慈而广一切佛法,以臻具足佛陀断惑无染、了知诸法事理、尽知一切...多以之为涅槃,不佛法。边地19,不识佛法,不求出离。盲聋喑哑诸根不具,即使生在有佛法的国家,也不能睹圣人闻法。世智辩聪者虽生在有佛法的国家,却因深陷邪见,妄执深厚难回。佛前佛后者,是不得遇佛,不知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568461.html
  • 寒山诗里的马祖与石头

    佛,此观念虽非始自道一,却实可谓滥觞于道一。  (2) 大珠慧海 《五灯会元》卷三  初参马祖,祖问:“从何处来?”曰:“越州大云寺来。”祖曰:“来此擬须何事?”曰:“来佛法。”祖曰:“我这里一物也无,什麽佛法?自家宝藏不顾,抛家散走作麽?”曰:“阿哪个是慧海宝藏?”祖曰:“即今问我者,是汝宝藏。一切具足,更无欠少,使用自在,何假外?”师于言下,自识本心,不由知觉,踊跃礼谢。  案:“自识...

    小川隆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1068565.html
  • 星云禅与人间佛教

    训练,打造了一身禅门功夫。当时的寺院生活清贫困苦,有时甚至吃不上饭,病了看不起医生。清贫的生活虽然给年少的星云许多挑战,但也因此造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。他把所有这些困难都看作是上佛法的机会,在学习和修...人间佛教是佛法应世的正道,那么,星云大师就是通过禅或禅的智慧,再一次发现了这一正道,使佛教在中国,乃至世界再一次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量和救世性质。通过这样的分析和研究,我们将可以发现,佛光山以及星云模式的...

    学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1369450.html
  • 洪州宗心性思想评述

    见闻觉知,两者是不即不离的关系,所以既不能在见闻觉知上动念,生起见解,也不能离开见闻觉知去寻本心,佛法。  这些思想要点归结起来有两方面的要义:一是本源之心,清净圆明,遍照一切,不同于见闻觉知,众生...佛法的境界。又说:「道非色相」[3],道是无质碍无形相的。又认为,「道即是心,不可将心还修于心。」[4]这是说,道就是心,心自身无法修于心,这样,道也不属修持而只能体会,所以又说要「体会大道」。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3870821.html
  • 库车所出《大智度论》写本残卷之研究(2)

    的眼界。道安在校  毕《鞞婆沙论》后,感动地说:「然后乃知大方之家富,昔见  之至狭也。恨八九年之年,方窥其牖耳。」他并对佛法者建  议:「愿欲求如意珠者,必牢装强伴,勿令不周沧海之实者也  。」即...aayanti mahatmyam atulam bhaktivastsale//  趋向于妳的慈悲者将趋向佛法,在妳爱子的慈悲中,他  们将轻易地获得深广无比的佛法。  5.sakrd apy aa`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0370840.html
  • 中国禅宗的心性论主张与传统思想背景

    四言诗偈,开头两句就是:“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”。其意思就是说,佛法者、体悟禅要的人,最忌讳的是有意分别、刻意寻求。认为行禅者只有放下思想包袱,任心自在,才算得上适道。这样的思想主张,其实是早就浸透了之前...(僧璨)曰:“谁缚汝?”曰:“无人缚。”师曰:“何更解脱乎?”于是,道信禅师于言下大悟。此一公案,主旨和用意都很富于启发性。禅宗史上,同样的用意也曾以不同的故事一再出现。其实差不多一样的困惑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3571296.html